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怎么办(华南理工大学怎么开网)
18
2025-08-20
长按下方图片保存,到QQ扫一扫添加客服好友 |
8月19日 ,位于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的满山乡遇乡村客厅里氤氲着淡淡的中药香气。72岁的叶奶奶一早就赶来,在中医生活化训练-智能问诊机上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并戴上脉诊环进行检测 。约90秒后 ,屏幕上清晰显示出她的预估风险 、脏腑辨证、体质经络等多项健康指标。中医志愿者刘子川根据系统反馈,为她在颈部大椎穴贴上“贴针灸”,并针对其血瘀和阴虚的体质提供了细致的调理建议。
当天,“中国上海·乡遇东厍 ”中医生活化示范村共建行动暨中医生活节在青浦区练塘镇东厍村启幕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 ,为期两周的中医生活节将以“让中医融入衣食住行”为核心,开拓中医文化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和“中医+乡村精致康养” 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造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中医生活化 ”样本。
构建中医生活化体验链
随着中医生活节拉开帷幕 ,满山乡遇乡村客厅入口处人潮涌动。“近1小时时间,已有近20名村民和游客通过中医生活化训练-智能问诊机问诊。”刘子川一边忙着操作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一边耐心细致地给村民和游客科普相关知识 。“该设备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国家级 ,准确率可达约90%。”
从松江区专程赶来的叶奶奶说:“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听说东厍村举办中医生活节,就特地让家人带我来体验一下 ,也顺便感受这里的乡村风情。 ”
东厍村整村运营方、上海满山乡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白俊熠介绍,此次活动创新提出“中医生活化”理念 。村民与游客们可跟随名老中医的生活起居步履,亲身体验其日常养生之道 ,三餐享用“从田间到餐桌”的药食同源膳食,还能在瑞龙古桥畔习练太极,或是前往庄严寺体验禅修疗愈,“我们希望通过‘康养、旅居 、乡游’一体化场景 ,让中医自然而然融入生活,实现乡野精致康养的‘润物无声’ ”。
白俊熠透露,此次中医生活节将以多元活动构建中医生活化体验链。比如 ,距离满山乡遇乡村客厅不远处,非遗跨界中医市集与上海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物文献珍品展同步开幕 。其中,文献珍品展精选40余件中医药历史相关文物与文献 ,为活动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打造中医生活化示范村
作为上海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核心区,东厍村不仅坐拥“一桥一寺一遗址”的千年文脉和优越的自然生态,此前通过两届绣球花节和练塘茭白节等文旅活动 ,已累计吸引游客超过十万人次。
这样一个已经凭借文旅IP崭露头角的村庄,为何将发展重心锚定为“中医生活化示范村”?
“在东厍村整村运营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以康养为核心产业的发展方向 。 ”白俊熠解释 ,东厍村离上海市中心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优越,非常适合发展康养产业。上海老龄化程度较高,对健康和自然的追求与乡村场景天然契合。此外 ,东厍村流传有一种名为“匍经”的传统小儿推拿医术,村民们历来重视经络养生,也为康养产业提供了文化基础 。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 ,东厍村运营的核心涵盖四大板块——中医养生、健康疗愈、户外体验和人文艺术。其中,东厍村的中医养生建设已全面启动,计划通过引入名老中医 、传承中医、老字号品牌以及药食同源等多种业态 ,逐步将东厍村打造成一个中医养生康养目的地。
活动现场,“国家名老中医乡村工作站”启动,“谷世喆传承工作室东厍分站 ”揭牌 ,后续还将吸引5-6家中医传承世家入驻。谷世喆作为东厍村成功引入的首位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团队及传承人也将常驻村内提供服务 。
白俊熠透露,东厍村中医养生建设相关规划与业态对接已完成 ,接下来将进入建设和运营阶段,预计一年至一年半内全面落地,“我们希望打造以上海为核心、辐射长三角的中医养生康养目的地,通过吸引外来人群促进乡村发展 ,实现中医生活化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